1 2 3 4 5 6

关于对城镇残疾人就业情况视察报告

更新时间:2015-12-11

    一、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

    我市现有持证残疾人5106名。城镇可就业残疾人1309人(男16-59周岁、女16-54周岁),已就业470名(其中,个体就业314名、按比例就业12名、外出务工96名、市社保局安置残疾人公益岗位46名),尚有839名残疾人待业(其中,300多名残疾人有就业愿望、有劳动能力,其余绝大多数都是重度残疾人)。

    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残联组织切实履行“代表、服务、管理”职能,围绕和服务于市委、市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,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,为构建和谐五市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    1、举办招聘会就业。市残联与市就业局等多家单位每年联合开展招聘会活动,并及时通知有求职需要的残疾人士参加,平均每次与企业签定就业意向协议10余人。

    2、通过劳务输出就业。针对我市没有福利企业、残疾人多、就业压力大的实际,残联理事会和就业服务所负责人,通过多次与市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沟通联系,共推荐20多名残疾人到外市县企业就业。

    3、征收残保金促就业。为了促使行政区域内的机关、社会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及中省直单位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,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1.5%比例的单位征收残保金。

    4、扶持盲人开办按摩院。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自谋职业残疾人刘国给予无偿扶持,这也是我市由残联扶持的首家盲人按摩院。几年来,共免费发放按摩床、消毒柜等设备10余件,投入扶持资金8.3万元,安置4名盲人就业。

    5、宣传政策促就业。市残联通过设立宣传站,发放宣传物品及宣传单,悬挂宣传横幅,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残疾人就业。先后开展了8次《残疾人保障法》和《残疾人就业条例》等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宣传。

    6、突出就业培训。几年来,市残联先后开办了残疾人家政服务、盲人保健按摩、面点、养殖、种植等培训,千方百计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能力。一是抓好盲人按摩培训。在全市开展盲人、低视力残疾人筛查,对就业年龄段的盲人、低视力残疾人开展按摩培训,共培训盲人3期68人(次),经过培训的残疾人10人实现就业。二是由残联出资,对城镇200多名残疾人进行实用技能培训。三是座谈培训,对前来求职的残疾人,由就业服务所同志、理事会领导对其进行简单的职业道德、工作纪律、工作态度、工作方法等岗前培训。

    二、我市残疾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

    1、就业难度大。目前,在我市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,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。很多的单位别说安排残疾人就业了,就是依法应该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想赖着不交。在近年由残联通过推荐实现就业的有限的残疾人中,能安排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屈指可数。另外,由于能接受中、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比例甚低(在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,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--人,具有中专学历的只有--人),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。再加上受年龄偏大、缺乏专业技能等的影响,就业就更为困难。即使在就业的残疾人中,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。个别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,每月给残疾人的报酬只比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待遇稍高,或给残疾人一定的生活费,把残疾人“养”起来,用来逃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。

    2、残疾类别差异对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大。在五类(视力、肢体、听力语言、智力、精神)残疾人中,智力和精神这两类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最为困难。一般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根本不考虑这两类残疾人,这两部分残疾人,基本靠家庭供养。

    3、社会保障难以落实。在残疾人群体中,除没有工作收入的近忧外,还有将来老了养老的远虑。残疾人家长反映,现在他们还能负担其残疾子女的日常生活,但他们老了怎么办?其子女老了又怎么办?部分残疾人由于没就业、没收入,也就不可能购买养老、医疗等保险,达到退休年龄后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。据我们了解,只有很少一些收入较好的家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为其子女购买了这类保险。

    4、残疾人就业层次较低。残疾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自身残疾的障碍,知识水平、文化素质普遍偏低,难以适应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,只能从事简单、笨重的体力劳动。部分残疾人存在依赖思想,往往不做主观努力,等、靠、要的思想严重。

    5、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尚不够浓厚。社会上普遍认为扶残助残是残联的事,是政府或某些职能部门的事,与自己无关;在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中,相关部门协调合作不够;个别部门不履行法定义务,对按比例安排就业工作不积极、不支持、不配合,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。

    四、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和建议

    1、加大就业工作力度。要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,首先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。在全社会给残疾人就业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,要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。一是依据国家、省关于残疾人就业有关规定出台《五大连池市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》,依法对全市辖区内所属单位的安置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,督促未开展安置工作的单位履行应尽的义务。二是建议市场监督、卫生、消防、税务等部门减免各种税费,为残疾人经营者,特别是新创业者创造生息的机会。三是探讨利用辖区内的市场,在每个市场中设置“残疾人专用摊位”,供残疾人自谋职业等。四是在烟草等专营的行业,给残疾人参与经营留出一定的摊位和空间。

    2、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及保障。一是扩大福利企业、单位的用人范围,除了肢体、视力、听力语言三类残疾人外,将轻度的智力、精神两类残疾人纳入进来,不要厚此薄彼。使有劳动能力的轻度智力、精神残疾人享有劳动的权利。二是现行的民政救济条件是以户为计算单位,使有些残疾人应“救”而不能“救”,建议以人为计算单位,落实到残疾人本人身上。三是出台政策,绕合实际情况将失业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,解除残疾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,使残疾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。四是与劳动部门配合,按照有关的劳动法规,对安置单位的残疾人工资、福利待遇进行检查,落实好同工同酬的问题。

    3、加强对残疾人的培训,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。一是通过文化扶贫、扫盲、职业培训等手段,不断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,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。可通过创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、实施康复扶贫贷款项目和设立残疾人自主创业扶助基金等多种途径,帮助残疾人实现集中、分散就业和灵活自主创业。二是通过引导、鼓励残疾人摆脱等、靠、要的思想,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独立自主,艰苦创业。三是残联对现有场所、设备充分利用起来。

4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,营造良好社会环境。一是宣传、文化、新闻、广电、司法群团等部门组织要增强公益感和责任感,将残疾人就业宣传工作纳入整体规划,利用媒体优势主动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、动态工作信息、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,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地位,优化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。

5、增加人员编制。结合市残联工作实际,适当增加工作人员编制。同时,对全市公益性岗位,将具备条件的残疾人列入招聘范围。